12月8日,“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在山东大学举行。我院33支参赛队伍中共有19支队伍斩获国家级奖项,获奖人次104人,人数获奖比例近60%。其中,一等奖(华为专项一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项。这也是我院第二次获得华为专项奖(全国仅4项,全校仅1项)。
来自我院的两支一等奖队伍因表现优异而作为参赛代表参加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学术交流会,这是历年来我校参赛队伍首次受邀参会。会上,各参赛代表围绕竞赛赛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学术交流氛围浓厚。
来自一等奖团队的郑浩东同学分享了“基于特征对齐与多重预测驱动的WLAN信号预测优化方案”,结合DBSCAN聚类与随机扰动机制提升预测精度,采用随机森林和GBDT优化特征选择,融合BP神经网络与CNN模型及过采样技术增强复杂场景适应性,为WLAN性能优化提供了创新理论与实践支持。
姚力琪同学分享了“基于风电场有功功率分配优化问题”的建模思路,提出构建实时预测疲劳损伤模型用于计算风机关键部件疲劳损伤值,同时,针对风电场随机噪声和通信延迟问题,为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引入鲁棒优化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鲁棒优化模型。
“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是广大在校研究生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大平台。
比赛于2024年9月21日至9月25日顺利举行,来自国际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共52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0247队研究生(含国际赛道)交卷参赛。国内国际赛道共评选出一等奖242队(获奖比例为1.19%),二等奖2742队(获奖比例为13.54%),三等奖3927队(获奖比例为19.39%)。总获奖队数6911队,总获奖比例34.13%。其中,“华为专项奖”是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赞助的企业专项奖之一。该奖项对研究生团队协作、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给予高标准的评判,是为选择华为赛题的参赛队伍所设置的最高荣誉。
我院长期以来始终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置于重要地位。打造lighthouse互联网实验室、EC科创实验室和A&A算法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等3个“党建+科技”科技育人团队,鼓励团队内部深入交流,相互鞭策,凝聚成志同道合的长期合作伙伴,致力于构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高效学习与生活模式,以实现携手共进。
近三年,学院研究生学科竞赛成绩斐然,先后获得“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奖项100余项。其中,2024年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2024年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华为专项奖1项),2024年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全国二等奖2项,2023年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等,实现学校学院在相关竞赛的全新突破。